Skip to main content

X Window

X window 是一個再Unix-base system的GUI Desktop. 最初設計的目的就是希望是一個應用程式,所以要盡量的跟硬體沒有關係 架構中分成clientserver. 彼此透過網路傳送資料,

  1. 一個server可以跟很多個client連接
  2. server端要接螢幕、鍵盤、滑鼠。使用者使用 server來操控
  3. server會把一些in/out的event通知每個client,每個client各自運算完畢後,再告訴server要如何把畫面給渲染出來
  4. 整個運算主要集中在client身上,client是個應用程式,可以是個瀏覽器,可以是個播放器...等

最簡單的架構下,client跟server放在同一台電腦中,然後直接很多個client,所有的client組合而成一個GUI

Install

  • portmaster x11/xorg
  • 安裝 滑鼠跟鍵盤的驅動
    • sysutils/hal
    • devel/dbus
    • hald_enable="YES" >> /etc/rc.conf
    • dbus_enable="YES" >> /etc/rc.conf

Config

  • Xorg -configure (產生 X11預設設定檔)
  • 測試設定檔OK與否
    • Xorg -config /root/xorg.conf.new
  • cp /root/xorg.conf.new /etc/X11/xorg.conf 如果有要針對一些硬體、顯示、滑鼠去作調整,就針對這個xorg.conf去編輯即可

Run

  • startx
    • 這時候會看到三個視窗,就代表X11安裝成功了

X Window Manager

Window Manager(WM) 可以看作一個特別的X client, 提供了類似windows的介面給使用者使用,

- 背景、主題、桌布
  • 虛擬桌面
  • 視窗特性
    • 移動、放大、縮小...

再X server跟X client之間的溝通都會被導到WM來處理。

比較之名的有

  • Gnome
  • KDE
  • XFCE
  • ....等

Install

  • Xfce
    • x11-wm/xfce
  • KDE
    • x11/kde4

Config

接下來要編輯xinitrc檔案,讓我們執行Xorg的時候會去執行WM

  • 預設的檔案位置 /usr/local/lib/X11/xinit/xinitrc
  • 每個帳號的位置 ~/.xinitrc
  • echo "/usr/local/bin/startkde4" > ~/.xinitrc 如此一來,當執行startx的時候,會先讀取家目錄底下的.xinitrc,然後就去執行對應的WM

Run

  • startx